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三篇

重要,汉语词语,读音为zhòng yào,具有重大影响或后果的;有很大意义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3篇

第1篇: 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系统与形态

专业: 学科教学(物理)

组员: 郭嘉颖、张九春、曹嘉欣、覃海枫、周霞、曾玉如、

赵子莹、郑贺丽、李川、何欣灿

汇报人:何欣灿

关键词:教育形态、功能、环境

一、系统论

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就是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地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是系统。宇宙中任何的一个客观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系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系统论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这便是一般系统论及其各分论的任务。系统论给了我们一个处理有机体与环境所组成的整体的方法,这方法无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系统论

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教育应当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它的特点是坚持教育系统应当:时间长、空间广、效率高、质量好、内容多。

(1)时间长,强调实行终身教育的观点。即对一个人的整个一生都要不断进行教育。终身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公式可表达为:发现——培养——提高。

(2)空间广,强调发展各类教育的观点。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在过去,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小学、中学、大学,这是小教育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有多种形式的教育。其中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发展各类教育,其公式可表达为:多样——开放——综合。

(3)效率高,强调实行智能教育的观点。传统的小教育观点是强调传授知识,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仓库”,把学习等同于记忆。这种教育效率低。系统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调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等智能教育是高效率的教育。

(4)质量好,强调实行未来教育的观点。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学发展的教育。是质量好的教育。未来教育的目的是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远见卓识的能规划、能组织、能管理、能决策的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未来教育的公式可表述为:预测——适应——发展。

(5)内容多,强调发展博才教育的观点。博才教育,广义上理解为培养社会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狭义地理解为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教育。博才教育的公式可表述为:博——专——博。

[1]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83-105

三、教育系统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3.1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由于“教育”的定义不同,人们对于教育者外延理解也不同。如果将教育理解为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那么任何人都是教育者,因为任何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人的态度、知识、品德等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父母是教育者,也可以说新闻主播是教育者。如果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的话,那么教育者就是指教师。

根据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个定义,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活动的人。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那些偶尔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作教育者。

3.2学习者

比起教育者,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上表述是相同的,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第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第三,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不同;第四,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育者要想成功地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效率或高效学习,就必须在把握学习者之间的共性的同时,还要把握他们彼此之间十分不同的个性。

3.3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四、教育形态

教育形态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从目前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本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从教育系统所依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来划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来划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下面,我们来分别阐述和比较这些教育形态的关键特征。

4.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就属于这种非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今天所讨论的种种“教育”和“教育改革”,基本上指的是这种制度化的教育。

4.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或生产过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家庭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教育,也是传统意义上家庭的一种重要功能。只是在大工业革命后,家庭教育功能才像家庭经济功能一样开始衰退,让位于公共的学校教育。然而,即使是在今天,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了“家庭学校”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如何重新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自身的优越性,如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比较及时地反馈和评价机制,如此等等。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它才能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但是,自从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于学校的批评也从没有中断过。他们的批评告诫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良我们的学校。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也是自古就有的。社会教育从外延上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社会传统的教育指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教育性。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民性”主要是有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传统所塑造的。社会制度的教育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也有一种塑造的作用。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是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得的教育。

4.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首先,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不同的生存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形态和产生关系变革的结果。其次,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前者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而后者是指专门的教育类型。其次,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总是包含着前一种教育批判、修正和重构,彼此之间有一种历史连续性。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2002:5-9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五、教育功能

5.1 教育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个多学科研究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5.2 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的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构成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是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如古代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维护统治阶级的既有利益;现代的教育社会功能重点是通过“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成为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方向。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来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所谓正向功能就是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负向功能是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正向功能是“贡献” 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按照默顿的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而言,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多数时期的教育都是以正向功能为主,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时期,如法西斯教育、我国文革时期,不仅扼杀了人的文化发展,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事实相符的情况;隐形功能是指这种结果既不是事先筹划的,也没有被察觉的。可见,显性功能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而隐形功能是主观愿望以外的以外结果。

[4]马和民等.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7-310

(4)整合功能和限制功能(一般参考书没有提到的)

根据教育是为了满足还是限制人的需要,可以将教育分为“整合功能”和“限制功能”这两种。在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要是满足或是限制的问题上,存在一种“悖论现象”(类似于制度的“悖论现象”)

制度的“悖论现象”

教育的整合功能最明显地反映在教育着重在满足人类的需要这一基本点上。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便是教育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个人的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一般遵循三个规律:社会化方式由灌输到自选,社会化过程由外在到内化,社会化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教育的限制功能,特别表现在教育所具有的选择功能这一方面。教育选择了那些人,也就意味着它限制了另一些人发展需要的满足。现今的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教育,这种教育,在功能方式上,是一种英才的筛选体系;在组织特征上,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连续系统,这种连续性在保证部分受教育连续性的同时,也使得更多人受教育的道路中断。例如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它体现了客观性和公平性,保证了个人凭自身实力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然而,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表面公平中,不能忽略其隐含的深层次的实质性不公平,其结果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高考在地域、城乡、性别、民族、阶层等维度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入学机会不均等。比如处于高考竞争激烈地人口大省的学生,可能遭遇入学机会不均等。高考在发挥选拨一些考生使他们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功能的同时,也限制了一些落榜生的发展,其中有很多有才能却与高分数无关的可造之材。因此,如何看待与处理好教育的限制功能是我们当今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

(5)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教育的导向功能犹如文化的导向功能,它使得人们的行为能比较顺利地走上原先预设的轨道,并以轨迹为基准来评判人的行为的偏差及其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校准措施。如各种法律法规等,就是把人们的行为导入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运行和操作。

教育还具有文化传递功能。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文化的存在,尤其是各种制度性文化不断地把人类文化结晶传递下去并加以发扬和创新。在一点上,教育制度(另外还有家庭、文化、科学、艺术和宗教等制度)在传递人类文化的作用上尤为显著。近年来,学校中的“成年礼仪式”在中国渐渐流行起来,它可能成为我国现行中学教育中的一个有益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年轻一代从上一代接受相应的知识技能。传统、习俗,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由此人类和社会也就世代承继下去。

[5]庞树奇.成年礼的导向功能[J].1998

当然,教育的运行无法离开外部条件。外部环境也能成为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才能实现,我们来看一下教育环境对教育的作用。

六、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包括教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

6.1教育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认识、利用和开发的对象,对于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美国和加拿大设计的学园计划(School Park or Education Park ),就是充分运用自然的或半自然的生态环境,建立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想。这种构想是在远离冒烟的工厂和拥挤的城市建立学园,学园包括一个动物园,一个小型农场和一座博物馆,组成生机盎然的,健康的环境,产生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我国江苏连云港市也有一个类似的山区中学,环境优美,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和对生活的热爱。环境教育人,造就人,美好而净化的环境,对学生的德智体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6.2教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叫结构环境。一般来说,这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以往,教育学对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关系比较重视,但是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精神环境相嵌重叠重视不够,缺乏多元综合分析。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城市环境等。以下简单列举几种环境对教育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S.魏斯曼在研究中发现“小学生的成绩与环境因素关系中,最重要的事儿童的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是个人生活的中心,是实施早期教育的“苗圃”,家庭奠定了孩子初步训练的基础。同时,家庭是爱的中心,所以,教育也是爱的教育。但是如果“爱”过头了,就会变成溺爱。由于计划生育,现在每个家庭就只能生一个小孩,这样有些家长会对小孩过分的溺爱,往往只重视小孩的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劳动观点等方面的教育,在生活中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很容易使小孩养成娇气和傲气,以“我”为中心,甚至性格孤僻,不能合群。因此,人的品质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状况十分密切。托斯特分析了家庭因素,认为除了物质环境条件外,还有家庭成员相互的态度和感情、家庭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兴趣与活动等因素,都能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总之,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哈巴特说过:“一个好的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父母在各方面都要言传身教,做出榜样。

学校环境对教育的巨大影响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个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的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建筑属于造型艺术,象征着某种理想和精神。学校建筑的教育作用,反映在智育上是提供幽静的学习环境,冷色调比暖色调更有利于冷静思考,尤其是图书馆和教室等活动空间。校园建筑必须宁静、方便学习,体现学科中心、学生主体以及学科之间联系;反映在德育上,它能陶冶情操。学校宜远离混乱的街道,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是学校环境宁静。俗话说:“居必择邻”、“钟灵毓秀”可以说明学校建筑与德育的关系。建筑在体育关系上,首先是运动场的问题,还有校内绿化面积、建筑的通风、隔音和室内照明效果等,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重大影响。

另外,学校的环境条件和风气也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图书、设备条件也很重要。目前,不少中小学缺少图书,还有很多学校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素质的提高。

校外教育机构和渠道对教育的影响

校外教育机构和渠道反映了教育的社会化。教育并不限于学校教育,凡是促进个人朝向社会目标成长活动,皆为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和教育渠道,各国不尽相同,但有相似之处。概括地说,有两类:一类是政治性、历史性的教育机构和渠道。如博物馆、纪念馆、碑林、名人故居等;一类是科技、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机构。如少年宫,科技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此外,还有各种参观、旅游活动。这些都能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6.3教育对象的心理环境

心理素质与心态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环境条件。心理素质包括:(1)智慧、智力与智能。(2)群性、群育与群化。(3)德行、道德行为与自制力。(4)情绪与性格等。

下面主要讨论群性、群育与群化。

群性,又称社会性。人生活在社会中,群性无疑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特性。群性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初生时期,二是从2-6岁的儿童,三是6-12岁期间,四是青少年时期。在青少年阶段,群性的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是受家庭的约束减少;二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页减少,即受群聚的影响增加,彼此参与的活动增多,多数青少年希望争取心理上的充分自由和独立,尽量挣脱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干预。但是它们在行为上产生了矛盾。一方面要自由独立,另一方面还要依赖父母;一面要享受权利,一面又不愿负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有时表现地很成熟,有时又很幼稚。青少年能否真正自主而又具有责任感,与家长思维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同时,学校教育对群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管教者和认同对象。除了言教,教师更要重视身教。对所教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忽略或歧视。否则不利于群育或群性的发展。

在学校中,首先通过“教室社会”形态,发展学生的群性。

“原始共同体”中,通过教学,使得集体性的活动受到奖励,最求共同认识和共同文化的形成;在人际关系上,教室内全体成员齐心合力,寻求彼此合作关系;在“集合性共同体”中,通过教学,个人的主体活动受到奖励,寻求个体的认识及其实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个人的作用于权利义务的履行,明确制度性的角色关系;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学活动,促使个人的活动和合作性的统一,寻求个性认识交流和共享的共同知识认识。同时,要多推出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在群体活动中,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乐于助人。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4-262

[7]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8:1

[8]金一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张淑清.教育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6-80

总之,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从根本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狼孩”的例子。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是和狼一样,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行动,怕火,怕光,不吃素食只吃肉食,夜里还会学狼嚎叫。在人们把他们带回人类群体后,花了好大的力气都不能使他们完全适应人类生活方式,两年才学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学会走路,直到死还没能真正学会讲话。

思考:

1、“狼孩”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环境与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

2、环境可以造就人,那么人能否反过来影响环境呢?

3、既然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能否说环境就是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古言大家怎么看?

参考文献汇总

[1]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83-105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2002:5-9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5]庞树奇.成年礼的导向功能[J].1998

[4]马和民等.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7-310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4-262

[7]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8:1

[8]金一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张淑清.教育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6-80

第2篇: 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
教育系统元旦贺词
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在这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双石镇中支部、行政、工会谨向正在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在家安享晚年的全体离退休教师、发奋苦读的莘莘学子,致以节日的祝贺!20XX年,是双石镇中悄然崛起的一年,也是镇中人骄傲、自豪的一年。20XX级毕业会考成绩荣居本市同序列第三名;联招升学以33人之多创双石镇历史最高;20XX、20XX级学年统考成绩大幅度提升;学校被永川市人民政府、教委综合考评为“一等奖”;“文明学校”验收、“绿色学校”创建均已合格;教育科研为镇中锦上添花,教师获永川市级以上奖20余人次;学生奥赛获永川市级以上奖30余人次;多媒体教室的建立更让镇中如虎添翼。可以说,每一位关注镇中成长并积极投身镇中教育教学事业的人,都为她的风采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似乎已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可我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动不已,总有一些希望让我们欢欣鼓舞,总有一些旋律在我们耳边回荡,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但也总有一些版权属于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缺陷让我们遗憾万分,总有一些问题让我们深深思索……我们忘不了同学们在国旗下进行宣誓仪式的激昂面孔,在军训场上的生龙活虎、飒爽英姿,在“教师节”为老师们献上的鲜花和祝福,在运动会赛场上的奋力拼搏、欢呼雀跃,……我们被同学们捐款给患病同学这种血浓于水的情谊而感动,为同学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同时,也为还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
不能很好地完善同学们住宿条件等生活上存在的困难而愧疚,为工作中的点点疏漏而感到遗憾。但我们奉行“学生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原则,你们的一切都始终牵引着我们的目光、牵挂着我们的心。你们的健康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快乐!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忘不了广大的退休教师对学校发展的热切关注,我们忘不了一切社会友人对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更忘不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无私奉献,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职员工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双石镇中定将在学校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的引领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健全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才干。”为宗旨,不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崇高理念的洗礼,由辉煌走向辉煌!
镇中优异的成绩,是大家汗水的结晶,镇中灿烂的明天,则更需大家的关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博厚的文化积淀是镇中人珍贵的精神食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真切期盼:
每一位热血者都能为镇中书写出新的辉煌诗篇!我们真诚祝愿:
每一位热心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幸福的家园!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
每一位有志学子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能实现!

第3篇: 教育系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基层党校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李晓芸

【期刊名称】《中文信息》【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在新时期,基层党校有效开展党史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社会良好风尚,坚定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重要举措。
【总页数】1页(337-337【关键词】党校;党史;重要性【作者】李晓芸
【作者单位】中共临潭县委党校,甘肃临潭74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261.41【相关文献】
1.党校加强党史教育重要性及对策浅析[J],王振江2.党校加强党史教育重要性及对策浅析[J],杨方圆3.党校加强党史教育重要性及对策浅析[J],赵洋4.党校加强党史教育重要性及对策浅析[J],赵洋5.试论党史教育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重要性[J],李婷婷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推荐访问:党史 教育系统 重要性